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概括
1、大意是说,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
2、孔明令船只一字排开。军士擂鼓呐喊。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心想一定会有埋伏,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向江中放箭。
3、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否则就杀了他,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4、赤壁战前万事俱备,只是此时最关键的风向由东南风转成了西北风,周瑜由于此事而忧愁成病,诸葛亮因此许他借来七天七夜东南大风助他破曹,同时诸葛亮也要借此离开东吴回到夏口刘备军中,因为他料定借风成功后周瑜定不会容他,因而在南屏山七星坛仗剑祈天,终于借来了东南风,诸葛亮也在周瑜派来追晒他的人之前一步离开了。
5、巧借东风的情节:赤壁之战前夕,周瑜作好火烧曹军战船的准备,但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方,没有东南风。
6、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所以,“借”东风的真相其实是: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7、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计对付曹操.在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连环计之后,准备实行火攻来打败曹军,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火计无法施行.而诸葛亮说自己能够借到东风帮助火计成功施行.于是在总攻的当夜,诸葛亮在祭坛上借东风成功,火攻达到了的成效,大败曹军.
8、在黄盖的苦肉计,庞统的连环计之后,准备实行火攻来打败曹军,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火计无法施行。而诸葛亮说自己能够借到东风帮助火计成功施行。于是在总攻的当夜,诸葛亮在祭坛上借东风成功,火攻达到了的成效,大败曹军。
9、《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主要内容:
10、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到:这阵东南风对于刘备与东吴联手打败曹操水军至关重要,从中可以看出,事物总是被某个关键性的因素所主导,抓住了关键点,也就抓住了胜算;我同样意识到,只有思维缜密,面面俱到,做事才可能取得成就。赤壁之战是刘备与东吴联手才取得的胜利,这让我领悟到团结一心,互相帮衬,才能其利断金,打败劲敌。
11、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诸葛亮算准日期,让周瑜安排人在南屏山建七星坛。方圆24丈,高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第二层布黄旗六十四面,上一层用四人站立四个角捧剑招风。
13、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
14、借东风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回合。主要是说周瑜为了大破曹军火烧战船之事。书中主要述说了诸葛亮帮肋周瑜而用他闫已的所学,在南屏山设立法台,用自己平生所学的奇珍异术,凭借着当时的天气变化和对气候的掌握,成功的借来了东风帮肋了周瑜。
15、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16、借东风主要内容是:
17、先说结论,借东风烧曹营的概括主要内容30字如下,周瑜和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何苦演出了一出苦肉计,然后他们借着春天的东风,然后将曹操的80万水军全部烧光,至此以后,曹操的势力便退出了南方啊,孙权也能够得到南方的半壁江山。
18、借东风主要讲周瑜欲破曹兵,需用火攻,可千算万算却忘了隆冬之际没有东南风。关键时刻诸葛亮祭天借来了三天东南风。故事主要讲的是曹操亲自率军南下收荆州与东吴隔江相持,孙刘联军诸葛亮和周瑜不谋而合定下火攻之计,可千算万算周瑜漏算了东风而病倒关键时刻诸葛亮说出了自己能借来三天三夜东南大风,这才有了诸葛孔明借东风的故事。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秘密借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
21、因为赤壁在亚洲东部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冬季时,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在亚洲中部地区常形成冷高压,如西伯利亚高压。这样,赤壁地区在那时应盛行西北风。不过长江中游地区要在隆冬时节刮起东南风不是没有可能的。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22、借东风烧曹营的概括主要内容如下:
23、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
24、三国时期,孙刘联盟攻打曹操决定使用火攻,但是这几天一直不刮东风如果使用火攻,那么自己的战船就可能着火,诸葛亮主动请缨说能借来东风于是终于在海边摆了一个七星坛,诸葛亮则站在上面,做起了法不一会儿便刮起了东风,这位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5、周瑜大喜,在南屏山为诸葛孔咱搭建一坛,台高九尺,分三层,精装军卒一百二十名,才有火烧赤壁的胜利。
26、诸葛亮答应周瑜借东风,让人搭建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作上坛作法,借东风。
27、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
28、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
29、这样,如果着起大火,战船不能分开,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
30、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计对付曹操。
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概括
31、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
32、实际上,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发起火攻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3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把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位于长江南岸的孙刘联军,虽有长江天险固守,仍是兵力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曹操实行火攻。但是当时处于隆冬时节,只有西北风,而且处于逆风位置的孙刘联军如果用火攻,只会烧毁了自家战船。
34、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其实,诸葛亮是善于预测天气,他是通过预报知道这一天有东南风的,根本就不是“借”来的。
35、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36、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37、主要内容:
38、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39、这正是周瑜一筹莫展之时,然而,诸葛亮答应为周谕借三天三夜东南大风,可否够用?
40、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诸葛亮拜访周瑜,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
41、东吴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否则就杀了他,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42、诸葛亮与周瑜共定火攻曹营之计,在七星坛上“做法”,巧借东南风,打败曹军。
43、三国时代,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想吞并南方。吴、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魏。
44、借东风故事情节概括:
45、周瑜大病,诸葛亮来慰问,言与鲁肃:公瑾病非药能治,乃心病,如今隆冬季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亮可以向天借三天三夜的东风,于是就就在东吴筑七星台借东风,周瑜用火攻曹操..
46、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突然派人来请鲁肃了,说他一定要同去取箭,鲁肃将信将疑地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五更时分,船队接近曹军水寨。
47、诸葛亮猜得周瑜心思,欲破曹军,要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8、借东风的故事出自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讲的是:公元208年,诸葛亮和周瑜不谋而合要以火攻对抗南下的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正在犯愁之际,诸葛亮自荐可以借得东风,于是为诸葛亮设坛,诸葛亮于神坛中心持剑起舞,众人期盼,果不其然,诸葛亮真的借到了东风,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49、然后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
50、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1、当稻草人上的箭插满时。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调头迅速离开了。到了营寨,周瑜有点不相信。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数了数,的确有十万多只。从此以后,周瑜再也不为难诸葛亮了。
52、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其实挺简单的。
53、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54、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火烧曹军战船,获取赤壁之战大捷。
55、诸葛亮则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良辰,沐浴斋戒,登坛祭法。每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到三更时分,旗幡转动,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56、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57、实际上诸葛亮并不会借风,但他知天文地理,通过观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已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实际是想逃跑。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这是天气现象,不是什么新鲜事。
58、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硏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先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死了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得力将领蔡瑁、张允。接着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5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也让周瑜发起愁来,这时,诸葛亮提议:“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诸葛亮与周瑜约定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时,凭天借到东风,果然在约定的时间,东风起,孔明用计让老将黄盖假作投降,火烧赤壁,大败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