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2、对比衬映的手法也运用得很成功。
3、藓砌:满布苔藓的台阶。
4、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
5、微含:含苞待放。
6、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
7、娇艳欲滴,繁花似锦。
8、《广群芳谱》
9、清·郑板桥
10、寥寥两句,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11、南宋诗人、词人刘克庄《兰》皇上就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罢了。
12、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3、我从那盛开的兰花瓣中,看到了虽身在幽谷,依然芳香独立,不畏风霜雨雪,寓意教书育人的老师,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14、可用来咏兰花。
15、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
16、芳:用作动词,飘散芳香,寸心:指花托上由心皮构成的雌蕊,俗称“花心”。
17、清风阵阵送温馨,
18、窗外玉兰开,馨香浸室来。
19、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芳兰》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20、宋·刘克庄《兰》。
21、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22、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23、明·张羽《咏兰》。
24、《兰花诗》
25、兰花生于“深林”,靠近“藓砌”,怀抱“幽贞”,不恋“金瓶”,品格实在可嘉!可用来咏兰花,也可用来赞美那种澹泊远志,不慕荣贵的人。
26、《着色兰》
27、欲语含羞思昨梦,韶华哪个不怀春
28、《山顶妙香》
29、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
30、笑秾李夭桃,只解寻常妆束。
31、明·薛网
32、清·刘灏
33、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34、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35、兰花名言宋·刘克庄《兰》。
36、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37、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38、”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
39、脂白凝颜瓣,胭红腻粉腮。
40、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41、秾(nóng农)李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
42、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43、关于兰花的名言元·谢宗可《并蒂兰》霜节:高尚的气节。
44、《写兰》
45、不求谁赞誉,洒脱自悠哉。
46、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47、清·陈维崧《蕙兰芳引》[溪店寺桥]。
48、元代诗人谢宗可《并蒂兰》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49、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
50、清·郑燮
51、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52、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
53、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
54、这几句大意是:数朵兰花含苞待放,有一枝刚刚吐秀,其色淡淡如菊;可笑那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只懂寻常的妆束。
55、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56、唐·李世民《芳兰》。
57、清代词人陈维崧《蕙兰芳引》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鲜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58、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59、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60、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61、萌动痴心似火燃。
62、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63、元末明初文人张羽《咏兰》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64、《兰花二首》
65、描写兰花的诗句
6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67、兰花与芙蓉,满园同芳馨。美丽的兰花,坚强的性格,从不服输的人。
68、元末明初文人张羽《咏兰叶》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范师孔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69、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70、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71、明·景翩翩
72、也学梅蕊染春天。
73、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74、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75、后人熔化锤炼成“秾李夭桃”,作者将其用在这里,极为恰切。
76、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
77、明·孙克弘
78、兰花受人赏爱,但它并不是为赏爱自己的人开花,野生的兰花出自深谷,即使“无人”也会“自芳”,所以人们常用“空谷幽兰”形容品质高洁的人。
79、以“秾李夭桃”与“淡淡如菊”的兰花相比,突出了兰花的淡雅高洁,不同流俗的特点。
80、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
81、似送兰花古到今,
82、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
83、春光烂漫添美韵,
84、愿为东君添烂漫,
85、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86、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87、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88、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89、文征明《咏玉兰》
90、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9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92、玉兰朵朵笑迎春!
93、唐·李白
94、抱幽贞:怀抱幽独的操守。
95、挹(yì译):取出来。
96、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97、兰花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98、幽兰花,在空山,
99、凌云欲上绽娇颜,
100、五律——红玉兰
101、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102、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103、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104、这两句大意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
105、远馨(xīn欣):散布很远的香气。
106、现代·张学良
107、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108、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
109、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
110、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111、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112、辛丑早春
113、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114、此二句可用以描写兰花或其它清素淡雅的花卉,一说“供诗卷”、“入卧屏”指入诗入画,亦可。
115、遵:传递。
116、《高山幽兰》
117、把一切荣衔丢开,还他一个赤裸裸的本相,那么他只是一个人罢了;虽说他的心思寄托在比我们高出一层的事物上,可是好比一只在云宵里飞翔的老鹰,他有时也不免降落下来,栖息在枝头或地面上。
118、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119、乍秀:刚刚开花。
120、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
121、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122、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123、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24、兰花的花心虽“不大”,却能容得“许多香”。
125、枝头一朵俏佳人,红粉娇颜玉女身。
126、明·张羽
127、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128、明·张羽《咏兰叶》。
129、这首词写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热情挚着。全词写了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出她对生活的独特个性。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天真,爱美好胜的脾性。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130、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131、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132、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33、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134、一朵紫罗兰花儿他闻起来,跟我闻起来还不是一样;他头上和我头上合顶着一方天;他也不过用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啊。
135、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136、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137、《咏兰》
138、李清照赞美兰花的诗词有:减字木兰花
139、国香:指兰花。
140、《咏兰诗》
141、《诗经)有“桃之夭夭”“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的句子。
142、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143、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144、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145、此二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淡雅,据说兰花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为淡黄绿色,清香异常,因而诗人说兰花品格高洁,可在书房与诗卷为伴,可在内室伴君子入眠。
146、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147、每当兰花盛开时,从花心中散发出清远的幽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148、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149、明·刘伯温
150、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15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152、明·李日华
153、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154、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155、这几句大意是:兰花能够开出白花又可开出黄花,旁近无人它也独自散发着清香,花心原本不大,却容有许多芳香。
156、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157、清高穿翠竹,纯洁透尘埃。
158、这几句大意是:兰花生于树林深处,终日默默不语,怀抱幽独的操守,既然有微风可以将清香传向远处,那么靠近满布苔藓的石阶开放又何妨?即使有人因为喜爱而把它折来置于室中,它却决不肯依恋那插花用的金瓶。
159、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
160、南宋诗人、词人刘克庄《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161、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162、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
163、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164、只解:只知,只懂。
165、清·秋瑾
166、《兰花》
167、唐代诗人孟郊《赠别崔纯亮》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168、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169、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